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少年书屋 >> 穿越之海权时代 >> 第二百九十四章 以田征税

第二百九十四章 以田征税 2/2

大量的流民离开,造成了地方上土地的撂荒,士绅地主土地再多,总得有人给他耕种,没有人耕种,耕地就只能变成荒地。

耕地的撂荒,更进一步的造成了税赋的流失,迁都到更名为长安的西安后,满清的财政更加的困难。为了维持前线的战事,康熙不得不下旨允许前线将领自筹军费。

所谓的自筹军费无非就是变相的加税谈判,前线的将领有了征税权,也就有了经济大权,一手握着重兵、一手握着银子,原本为了削藩而进行的战争,不但没有削去藩镇,反而又在造就新的藩镇。

屋漏偏逢连夜雨,藩镇问题还没有解决,西北又出了问题,西北方向的准噶尔频繁寇略西北边墙,尤其是青海方向更是噶尔丹攻击的重点。

虽然满清在西北的防御还算有力,并没有给噶尔丹留下什么机会,但是噶尔丹的军事行动无疑是牵扯了满清很大的精力。

让本就异常艰难的满清朝廷,更加的艰难。满清上下都在为越来越崩坏的财政状况焦头烂额,康熙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如前明一样进行一次经济改革,可是谁又是康熙的张居正呢?

康熙在长安原前明秦王府,现在的满清皇宫中召集满清高层核心官员议事,满清高层齐聚一堂,就连远在闽浙前线的康亲王杰书与金陵城的简亲王喇布都赶了回来。

若不是襄阳前线无法离开,康熙甚至想将于成龙也召回来,如今的襄阳于成龙威望很高,一旦离开,恐怕会让吴军趁势拿下襄阳,关中的大门就会打开,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接受的。

康熙见人都到齐了,也不说任何的废话,直接了当地问道:“列为臣工!如今朝廷国库空虚,如何才能解决朝廷缺钱的状况?”

既然是经济问题,户部主管钱粮责无旁贷,满清的朝堂格局与明代不同,因为是小族临大族,要处处显示旗人的威严。

因为各部都有两位尚书,一位是旗人,一位是汉人,通常旗人尚书不怎么管部务,主要的职责是监管汉人官僚做事。

如今的户部汉尚书是梁清标,此人是崇祯十六年进士,其祖父是隆万时期的名臣梁梦龙,可谓是世代官宦,坐享大明的血食。

就是这样的家世,到了大明最后关头,却做出了闯来降闯、虏来降虏的无耻之事,就连满清的统治者也一样将其列为贰臣。

皇帝问话,其他人可以不说话,梁清标却不能不说话。

梁清标出班跪倒在地说道:“臣以为朝廷应该重新加征三饷,让天下百姓苦上几年,等到天下承平再将三饷取消。”

这话一出,整个大殿内的一片哗然,清承明制,当然要对大明如何灭亡进行了总结,满清的有识之士普遍认为,大明的灭亡与大明朝廷加征三饷有非常大的关系。

因此满清入关之后,为了稳定人心,宣布的第一件大政就是取消大明加征的三饷,这一条就稳定了北方大半人心。

如今梁清标竟然要再次加征三饷,这是嫌大清亡的不够快吗?

几名御史立刻跳出来反对,甚至给梁清标扣上了图谋不轨的帽子。群情激奋之下,康熙也只能顺应朝臣的意见,将梁清标夏玉候审。

梁清标没想到自己只提了一个建议,就得到了牢狱之灾,真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下狱一个梁清标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大清的财政问题,汉尚书下狱了,没了背黑锅的人,户部满尚书伊桑啊只能硬着头皮出班跪倒叩首道:“皇上!奴才认为,这加征三饷确实不妥,不是朝廷不该开源,而是开源的方向错了。”

康熙的眼睛亮了,确实是方向错了,黔首百姓能有什么钱,如今对百姓的盘剥已经够重,若是继续盘剥,天下大乱就在眼前。

“伊桑阿!你觉得朝廷应该怎么做?”

“我朝既然是田税为主要赋税来源,自然要在田上下功夫,既然不能从人头上加征三饷,那就从田地上加征,朝廷按照黄册加征赋税,有地的交税,无地的没税,地少的少缴税,地多的多缴税。”

“伊桑阿!你在说什么?你的意思是说所有的土地都要交税吗?”康熙还没等说话,旗人亲贵中一人指着伊桑阿问道。

要知道现在手里土地最多的就是旗人亲贵,这些人刚入关时可是大肆地跑马圈地,造成大量的流民,为此满清朝廷还出了一部《逃人法》。

一旦开始按照黄册土地征收赋税,那就意味着不管是谁,只要手里有地契,那就要交税。原本士绅就是不交税的,旗人亲贵更是不可能交税,只要按照伊桑阿的说的交税,那就是所有人都要交税。

若是说的更离谱一点儿,那就是皇帝的土地要不要交税?

伊桑阿脱口说出按照土地征税的话之后就后悔了,正所谓听话听音,但凡脑子正常一些的人都知道伊桑阿说的这些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是前朝一条鞭法的改进版本。

一条鞭法都执行不下去,把原本利民的新政变成害民的政策,到最后百姓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相反还更加的沉重了。

当旗人亲贵追问他的时候,伊桑阿跪在地上,一句话都不说,这个时候说还不如不说。

康熙冷眼看着底下的群臣闹腾,双拳紧握一句话不说,群臣忽然感觉气氛不对,抬头看向丹陛上的皇帝,只见皇帝面色铁青,双眼喷火,顿时没了声音。

大殿里一片寂静,就连群臣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看到群臣都不敢再吵闹,康熙冷笑道:“诸位怎么不吵了?趁着吴三桂的人马还没有打进长安,诸位还有一段能够吵架的时间。”

这话从皇帝的口中说出来,让人浮想联翩,所有人将头低的更低,双眼瞄着自己的脚尖,大气都不敢出,生怕皇帝看到自己。

康熙见自己已经将群臣压制住,继续说道:“刚才梁清标提出了加征三饷,被你们称为祸国殃民、图谋不轨,现在伊桑阿提出将所有税赋都平摊到土地上征税,你们还是坚决反对。

朕不是听不进去不同的意见,也愿意去听取不同的意见,择其优者选用,然而你们可有一言一策于国有用,你们除了扣帽子之外,还能做什么?

朕知道大殿里有很多人觉得不管是吴三桂、还是郑经,谁打下天下也需要你们治理,无非是换个皇帝磕头,依然不用担心你们的荣华富贵。

这天下姓什么对你们来说毫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动你们的利益,只要动了你们的利益,哪怕这建议,再有用,你们依然会群起反对。”

喜欢穿越之海权时代请大家收藏:(www.shaonianshuwuba.com)穿越之海权时代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穿越之海权时代最新章节 - 穿越之海权时代全文阅读 - 穿越之海权时代txt下载 - 半老夫子的全部小说 - 穿越之海权时代 少年书屋

猜你喜欢: 赘婿岳风免费全文阅读私密保姆灵境行者女神的绝世高手王笑童婉儿全文阅读大奉打更人夜的命名术不科学御兽唐悠悠季枭寒全文阅读深空彼岸岳风柳萱全文阅读